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章免费医疗?
“神医,现在百姓医院已经聚集了华佗等10多位名医。并召收了100多位学徒。这些学徒均为10来岁的识字少年,华佗已经将他所著的《青囊书》拿出来教授这些少年,各位名医也纷纷将自己的拿手本领编印成册,轮番教授这些学徒。”
中年文士继续给张仲景解释医院的事情。张仲景大受触动:“如此多良师益友,假以时日,这批少年必能成材。”
“没错,小公子也说,只需要4、5年,这些少年学徒便可以独当一面。到时候就可以将他们派往各处,救治各地病患。如此,不胜过神医你一个人单打独斗吗?但是小公子也说了,要论对疠疫、伤寒诸病的诊疗,张神医可称当世第一人。不知神医可否愿意去教授这些孩子?”
“教,当然教!”张仲景鸡冻了,中年文士给他描画了一副美好的前景。按照这种方法,4、5年就可出百十个神医,再过4、5年又出百十个神医,到时候还怕病患得不到救治吗?
古时候的医生少,医术水平高的医生更少,原因很多。师承是一个原因,那时候没有医学院一说,很多大夫都是从小跟着师傅抓药的童子,从师傅手上一点一滴学回来的医学知识。
所以多数大夫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勤奋与天分。若师傅水平高还好,遇到困难能得到师傅的有效指点,若是师傅水平臭,不把你指入歧途就不错了。
更有些人是自学成才的。所谓不为良相亦为良医,古时的读书人,有些人考取功名无望,干脆转行当医生了。为良相是治国,良医是治人,治国不成,退一步治人也凑合。医书文字虽然晦涩,但是对于学过四书五经的读书人来说是很容易懂的,学起来比一般人简单多了,所以历史上很多名医都是这么出来的。
据说华佗就没有师承,他原来也是个“士人”(即读书人),少时曾在外游学,后来沉迷医学,一心钻研医术反而不求仕途了。
可想而知,靠自学成才有多难,尤其是医学,必须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成就一个“良医”,靠闭门造车在家再怎么苦读医书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更何况,在印刷业不发达的古代,甚至根本还没发明印刷术的时代,医书也不是那么好得的。
基于上述原因,古代,医生少,“良医”更少,医生的水平也参差不齐。现在刘厚一个医院(包含了医学院的职能),解决了医生的师承问题。不但是简简单单解决了师承问题,更是可以集中多位名医,取长补短,密集式灌输当代最先进的医学知识给那些学徒。焉有不出“良医”之理。
张仲景一听就知道这个方法的优越性,当然,前提是要这些名医能无私奉献。张仲景不知道的是,由于左慈师徒相继捣鼓出造纸术和印刷术,教科书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慢着!”张仲景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这个什么百姓医院是给百姓看病的,这我相信,但是,目下正逢乱世,百姓多有流离失所,很多百姓连果腹都难,敢问尊驾,到这个百姓医院看病,收费几何?”
其实,张仲景言下之意是:能免费看病吗?如果免费看病,财政怎么支持?他自己干过这方面的事,当然知道,救治这些流民,财政负担有多重,以他举长沙一郡之力,面对这些流民,也不过杯水车薪而已。
“神医放心,小公子设立的百姓医院,已经考虑到贫民问题。在百姓医院看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有支付能力的人,自然还是需要付钱看病的。”
听到这里,张仲景也暗自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认同的,而且他做得更绝,对有钱人,经常是收重金才肯上门去看病的。
例如上次给甘夫人看病,他就收了刘备10两金,放在21世纪,,差不多10万元了,不可谓不贵。给吴国太治病竟然就收了一颗夜明珠,这种东西直接就属于无价之宝行列了。
当然,你也许会说,10万元算什么?现在住个院,没几万元出不来,10万元也就是个小病的规模,若生个什么大病,做个手术换个肾什么的,几十万还不一定搞得定呢。
可是,你要知道,现代医疗那么贵,很大程度是因为使用很多大型仪器设备的原因,这个检查那个检验。如果动手术,整个手术室乃至于所有使用的器材辅料,全是无菌的,这些东西那样不是钱堆出来的。
但是张仲景给人看病,不过是望闻问切,连个听筒都没有,要说有仪器设备,就是几根银针了。把把脉,翻翻眼皮,拿起毛笔刷刷刷开个药方,如果这样也要收10万块,搁在21世纪,就算你自称是御医后人估计也没什么人肯给吧?
“而对于没钱支付的人,我们会先让他们治病,所耗费的医药费,等他们痊愈后,会安排这些患者或者他们的亲人做工,以工钱偿还之。小公子在成都郊外开垦了很多药田,大量种植各种常用药材。还有,小公子也开设了一些工坊,那些没钱治病甚至没钱吃饭的贫民,小公子就收留他们在药田耕作或去工坊做工。”
“喔,这种植药材倒是个好方法,唉,怎么我就没想到呢,这样一来,药材价格必然会大大下降。只是这工坊又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不种植粮食?”
“因为看病付不起钱的人太多了,药田一下子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手,因此小公子就将一部分人安排到工坊做工了。这个工坊是生产各种日用品的,如鞋啊、衣服啊等等。因为成都平原肥沃,土地早有人耕种,战火基本上没有波及这些人家,没有多少人丢弃土地逃难。因此,也没有多少荒地可供屯田。”
事实上,刘厚的工坊生产的东西多了,什么纸张、书本、水泥、火药、枪炮等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少见甚至从未见过的东西,解释起来老费劲了,于是中年文士干脆以“日用品”代替。省得张仲景追问不休。
本来刘厚也野心勃勃想学曹操屯田的,不过来到成都平原才了解到,这里天府之国不是浪得虚名的,这么肥沃的一块土地,早不知道多少代就是有主之物了,人家世世代代在这里耕种着,你总不好意思抢过来屯田吧。
曹操能搞屯田是因为中原大战不休,百姓不是逃难躲避兵祸就是被屠杀,以至于大量土地被丢荒。曹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取得这些土地的所有权,推行屯田制。
刘备顶着仁义之名,就算攻伐益州,也约束部下,绝不会纵容部下有抢掠的情况发生。所以对当地的生产基本上没什么破坏,百姓知道仁义的刘皇叔到来,也没有出现逃难的现象。这也导致了刘厚想找些荒地来屯田都找不到。所以,只能多开工坊,以“工”代“医”(医药费)。
“这个方法确实巧妙,这样一来,不但不愁缺乏药材,连这些流民的粮食也解决了。还不用官府出一分钱。妙,妙,妙。”张仲景抚着胡须道。
当然不须官府掏钱啦,刘厚才不会笨到去实行什么全民医疗免费制度呢。2千年后的神州大地都无法做到全民免费医疗,更何况在这个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三国时代。
何况就算他提出免费医疗计划,他老子刘备会同意吗?人家是枭雄,是要征伐天下的,别说现在没有多余的钱粮,就算有,都拿去招兵买马、制造兵器甲胄去了,哪里顾得上什么狗屁医疗问题。刘厚自然不会去自讨没趣向他提出这样不讨喜的计划。
刘厚用这个方法基本上实现了医院的自给自足。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对富人适当的提高医药费,大部分资金则来源于这些病患痊愈后的劳动所得。
虽然有部分病患会不治身亡,白白损失掉这部分的劳动力。但是,绝大部分痊愈的病人都会不知不觉中被“超额劳动”了,用刘厚的话说,被榨取了剩余价值。不过一般人不察觉而已。
相反,他们能被救治,早已经千恩万谢了,哪里会计较劳动时间长短问题。更何况,对那些食不果腹的流民,就算不给治病,能有口饭吃都愿意出卖劳动力,所以刘厚这一下,对他们来说着实相当于救苦救难的菩萨了,因此,也没什么人耍赖,被治好的病患都心甘情愿老老实实地去干活抵债。
就这样,张仲景也成功被刘厚派人忽悠回去了。刘厚印象中,三国时期有三个神医,号称“建安三神医”,但是另一个人远没有华佗和张仲景出名,他只记得那人姓董,也不大记得起那人的名字了,派人四处寻找也没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神医”,只好作罢。
其实刘厚并不知道,“建安三神医”另一个神医叫董奉,在后世医学界也是很出名的,后世以“杏林”代表医学界正是来源于此人。
据说董奉医德高尚,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这一点倒有点象刘厚那招“以工代医”。
董奉就住在林中一间草房里,待到杏子熟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刘厚找不到董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时候董奉还没出生,不过其父亲董晓正是张仲景的弟子之一,这次和张仲景一同入蜀,就读于刘厚的百姓医院……
沉天录 一叶天工 最强食神 猎天神魔 都市之魔神归来 帝君狂爱:逆袭天才佣兵小姐 血染了的青春 崔娆重生攻略 筑天之剑 三国之猛将无双 龙血战魂 英雄联盟之王者再现 末世大农场主 盛世婚宠:老公我爱你 那些热血飞扬的日子 炒作女皇 情深不渝 江古遗世 黄金战旗 九州封妖志
圣旨到奉天承运,村长诏曰,燕京现有娇花一朵,已处在风口浪尖,特命桃花村秦朗于今日起前去保护,若能完成,赏萝莉女神冰山御姐等各一枚,需要自己提取并调教,钦此。轻轻的,你来了,被我悄悄的踩,我挥一挥拳头,送你见西天的如来。...
牛头人,憨厚,朴实。牛头人,勇猛,无畏。牛头人,愣头青,铁头娃。成为一名牛头人酋长,发展科技,战争古树,生命之泉收拢部族,比蒙,狮人,狗头人召唤英雄,凯恩,阿利斯塔,哀木涕成为诸天最强牛头酋长。PS本书非游戏,非游戏,非游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绝宠一对一,和谐改书名)重生前,她二十五岁成为影后,二十七岁死于非命重生后,她是软萌明星小助理,惹上心计深不可测的他,不得不走上隐婚顶级豪门挑战各路碧池的不归路相貌平平?她在镜头前美得所有女星望尘莫及没学过表演?她的演技强到全场跪下唱征服出身卑贱?某少将低声说俏俏,送你我的全世界。小说关键词重生娱乐圈隐婚老公太心计无弹窗重生娱乐圈隐婚老公太心计txt全集下载重生娱乐圈隐婚老公太心计最新章节阅读...
蛊!能救人于垂死,亦能杀人于无形!稚气未脱的少年唐风,为了活命从大山深处来到都市之中,寻找那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可是,唐风现在却非常烦恼,林云妃要与他共度余...
林青禾穿进了小说里成为书中一个炮灰女配,小说背景架空了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的六零年代,虽然物资匮乏生活单调,但这并不是她所担忧的,因为她有一个不大的随身空间,里边塞满了物资,暂保衣食无忧。她担忧的是,要是她记得不错,她的三个便宜儿子未来会成为大反派,跟他们那个正直高冷的爹最终都落得一个不得善终的下场。林青禾看着眼下老大才五岁老二才三岁老三才一岁的三个未来大反派儿子,决定先给他们吃半个大白面包子…...
婚姻是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薄一伟,当初你对孩子不闻不问,逼我带着孩子净身出户,现在却来跟我抢,你到底把昊昊当什么?我不插卡,提款机能吐出钱来吗?又有哪部提款机里的钱不是归储户所有的?孩子我绝对不会让给你!想要孩子,除非我死! 本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敬告所有姑娘们,闪婚裸婚须谨慎!为保证页面整洁,未发在广告楼的广告一律删除,勿怪读者群499978717,敲门砖说你是唐唐的读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