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细菌的生化试验(实验课上)
第七节细菌的生物被膜(新的概念)
1.概念→对微生物有利
细菌生物被膜(BF)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质蛋白等将其自身绕其中而形成的大量细菌聚集膜样物。多糖基质通常是指多糖蛋白复合物,也包括周边沉淀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注:生物被膜和生物膜区别
2.特征
①是细菌的一种最有保护性的生长模式,是细胞间相互协调作用的复杂的多细胞群体,具有结构和代谢复杂化。形成生物被膜的黏附细菌群也可以释放出生长迅速的浮游细菌,是潜在的“菌巢”。
②生长于BF中的细菌,无论其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及对菌药物的敏感性都与浮游量长的细胞显着不同,致病特点也不同。
3.形成机制
3.1条件膜的沉积
主要涉及体液中各种糖蛋白,粘多糖,金属离子的吸附。
3.2细菌的初始到达及吸附
3.3细菌的生长繁殖
指细菌的吸附,生长繁殖及扩散。
3.4生物被膜的形成
细菌程序性的表达并分泌EPS不断形成微菌落成熟的生物被膜的过程。
3.5细菌的分散及持续性感染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对象→微生物,灭菌→灭细菌及其他病原)
1.概念
1.1杀菌作用: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杀死微生物的作用。
1.2抑菌作用: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作用。
1.3抗菌作用:指某些药物所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作用(与浓度有关)。
1.4灭菌作用:杀灭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的方法。
1.5消毒:指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消毒只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1.6防腐:指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方法(盐巴,糖→高渗→防腐)
1.7无菌:指没有微生物状态。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物体或其它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动物组织或其他无菌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
2.常用的消毒方法(巴氏消毒→属于高温)
2.1物理方法
弱杀伤类如冷冻、干燥、可见光等
强杀伤类如热力、紫外线、超声波等
机械除菌如冲洗、过滤等
2.2化学方法
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醛类消毒剂
损伤细胞如:表面活性剂
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混血王子的奇异征程 你还说不是吸血鬼 于诸天之间的旅行 肥警神医谢平宋博 谢平宋博 快穿:绿茶女配靠作死攻略主神! 绑定系统:A级通缉犯说抓就抓谢平孙平安 灵汐除魔传 圣王强者召唤不停,创建无上神庭 武侠:剑出天龙 幼儿园生活思考 岁月之重来 红楼之鲁智深在荣国府 我是反派,我选择开摆 长生仙路 我御兽技能有亿点点强 情满四合院之碧霞元君 孙平安谢平 大道简化:从圆满神箭术苟成真仙 高门闺秀穿到民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