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科网股泡沫和911袭击
20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曾经在香港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当时曾经替一些中资企业寻找美国的货源。很可惜,每次接触美国公司都受到很冷漠的待遇,要求报价的邮件大多有去无回;相反,日本企业则非常积极进取,几乎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报价。相信美国公司不热衷外销生意,与内需推动型经济的本土企业针对内销形态有莫大的关系。
科网股泡沫和911袭击 (大标)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得到信息科技带动,股市房市一起升温。在90代的10年之间,美国国债增加75%、国民生产总值上升69%、美国股市急升超过3倍、通胀温和、失业率在5%以下。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期,给人安稳的感觉。到了1992年,国债的总额已超过4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征收的所得税之中,有60%用来支付国债利息。
好景不常,2000年时科网股(dot。)泡沫化;2001年,经济情况开始急速恶化。2001年9月11日,美国受到伊斯兰极端分子恐怖袭击,数千人死亡。政治和经济开始出现新的局面,美国挥军直取窝藏恐怖分子头目的阿富汗,而塔利班政权没有想到美国果断地联同北方联盟大举进军。兵力薄弱、装备落后和阵地零星的塔利班兵败如山倒。可是,恐怖份子由巴基斯坦等邻近国家潜入,与英美联军打起了持久的游击战,这也是美军有理由长驻阿富汗的原因。后来美国又进军伊拉克,虽然战事很快完结,但是伊拉克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不断互相攻击,伊朗和叙利亚又支持伊拉克境内的恐怖活动,伊拉克的武装冲突一直持续着。美国的海外战争开支,到2008年为止,估计约为2兆美元,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很多人以为美国现在的经济问题来自911袭击事件。事实上,该次袭击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并不算十分严重,至少不会产生如今的经济困局。也有人埋怨攻伊的军费庞大,令美国经济不振,其实这也是误解。美国经济的问题主要来自其自身的经济架构。也就是说,即使完全没有恐怖袭击,美国的经济迟早也会出事。早在里根总统时代,美国已经走上了这条经济不归路。
布什总统为了对抗因为科网股泡沫化及庞大军费引起的经济问题,而大举降息、放松银根,推高房市和股市。在2001至2007年,房市和股市大升,为日后的次贷风暴营造了最佳环境。
▲BOOK。▲虹桥▲书吧▲
第8节:美国人自信心过强
第二章 美国的经济问题
美国连番降息,反映其经济在次贷及信贷危机下,出现严重隐忧;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系,以及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的经济隐忧,对其贸易伙伴也带来了影响。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2008年1月31日)
美国人自信心过强 (大标)
美国经济曾多次陷入困境,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70年代的停滞性通胀。可是,美国每次都能成功地脱险,并重振经济。和过往一样,经历80年代低迷的经济,美国经济由90年代初开始,奇迹般地持续增长10年,成为美国经济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24。2%上升到1998年的28。6%。美国的失业率降至4%以下,基本上是全民就业。90年代的美国经济起飞主要受惠于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科技行业的产值占美国GDP的比重,由1994年的6。3%升至2000年的8。3%,对美国的实质经济增长贡献高达35%。
全世界的人都有错觉,以为只要信息科技做得好,赚得到钱,有没有制造业都没有问题,服务性行业也不重要。这些人真是千错万错,一个社会的经济如何能够只靠传递信息而维持下去?只靠信息科技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信息科技和金融业只是支持制造业、农业、采矿业、医疗医药等行业的后勤部队。股市和房市只是反映经济情况的表面化经济活动,不是经济的原动力。要是没有了真正推动经济的工业和农业,无论信息和金融业如何了不起,经济只会是一潭死水。很明显,美国现在的经济体系本末倒置,即美国人说的“将马车放在马匹前面”。最严重的问题出在最近7年,美国的经济由房市和股市带动,滥发信贷,支持过度消费,让美国内部经济大热。这样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持续,总有一天要停下来。
除了信息科技给人经济蓬勃的错觉之外,银行也无视风险,购入次贷证券或者承保次贷信贷。这种不正常的经济发展持续至2007年中才出现问题,在这漫长的7年间,华尔街大户的高层竟然无人察觉次贷的问题所在,还将次贷证券视为有价值的投资工具。政客又对次贷问题漠不关心,明知次贷放款人将钱借给无力偿还的人,跟着将债务包装成证券卖给基金和银行,长时间的坐视不理,白白错过了解决次贷危机的关键时刻。
外国人喜欢投资美国 (大标)
外国人不知何故,对美国资产情有独锺。早在1880年,英国、德国及荷兰投资人买入25亿美元的美国证券,主要是铁路股份和债券。到了1894年,美国的四分之一铁路宣布破产,欧洲投资人损失惨重。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三菱集团旗下机构以天价买入曼哈顿区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最后这家日资机构因为无法支付15亿美元贷款而以破产收场。1999年,日本软件银行集团(Softbank)大举进军美国的科网股,耗资2亿7;500万美元收购网上杂货店Webvan,结果是投资化为乌有。
2002年,汇丰银行以142亿美元收购美国的家居国际(Household In?ternational),进军美国次贷市场,成为美国最大的次贷放款人之一。而被收购的“家居国际”之后虽改名为“汇丰融资”,但做生意的手法和以前一样具争议性,现在已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组织的攻击对象。
外国人盲目信奉美国的金融制度,美国鼓吹金融业大力创新,设计出外国人不明白的证券和衍生工具出来,以高价卖给外国人图利。因此,美国金融机构近年大量发行如次贷证券、有次贷成分的债券、信贷违约互换证券等新型金融产品。外国人竟然完全没有质疑这些金融产品的可靠性和风险,无条件地照单全收。
最终受害人之中,大部分是外国人,导致美国政府并不认真对付经济泡沫。这也说明了为何美国经济会出现那么多泡沫的原因。
国债如山(大标)
→虹→桥→书→吧→BOOK。
第9节:国债的增加速度
国债的增加速度
2008年7月底的美国国债(National debt)达到9万5;333亿美元,即 9。5333兆美元,数目非常惊人。这里说的国债是指联邦政府从总基金(General Fund)借取的金额,即总基金的负债。总基金的资金来源是所得税,支付的项目?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春秋战国那些事儿 冒险小王子 味言道:写尽天下美食,写尽人间世情 懒糊窗:最杂的杂文,粒粒如金 撒哈拉的故事 我在天堂说爱你 问诊中国 华尔街之狼 (电影珍藏版) 茶墨相:一本书带你走进最地道的中国文人的生活世界 九霄风云 陌上花开缓缓归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折翼天使 妈妈,请在童年这样爱我 雨季不再来 苏州慢:一位苏州才子,写了关于苏州的一切 西藏的月光 苏小懒-我们的最终曲(出版)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离婚后我成了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