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余秀兰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伦理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人对此进行了研究,最近的若干年中,各种版本的《教育伦理学》也陆续问世。www.Pinwenba.com不过,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尤其在研究方法上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鉴于此,本文介绍西方两种值得注意的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方式,作为构建我国教育伦理学的借鉴。
教育中的伦理是一个老话题。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专门的研究,在国外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势头。在我国,中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教育伦理学,则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恢复与发展。
教育伦理学受到关注,是一种客观的需求。我国自全面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面貌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后,教育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如私立学校的开办、学校破墙开店、滥收费等,引起了人们关于教育伦理的思考;在日常工作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学生行为判断、学生过错处理等,许多习以为常的观念都在变化中。于是,教育伦理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在此背景下,教育伦理学也应运而生。
1986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发表署名文章,呼吁建立“教育伦理学”。(林蔚:《建立教育伦理学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6期)。之后的若干年中,在我国陆续面世的“教育伦理学”之作,约近一打之数。其中固不乏佳作,但恐怕赝品也不少。
关于这类著作,名实是否相符,究竟以什么标准衡量,说来不太复杂。既名之曰“教育伦理学”,主要应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若只在教育学框架中,填塞哪怕有许许多多伦理学知识,而缺乏伦理学思考,怎能算得上是以教育问题领域为对象的“伦理”之学?反之,虽从伦理学视角考察教育问题,所涉及的教育问题领域过于狭窄,如只基于“教师伦理”,只能算是“教师伦理学”;至于简单地从伦理学命题中演绎出“教育”结论,更不成其为一“学”。诸如此类现象并非罕见。如无独特建树,何必立此一“学”?
鉴于我国成熟的教育伦理学之作较为罕见,有关教育伦理学的见识不多,不妨择定国外出版的教育伦理学、教学伦理学著作作为案例,以广眼界。尽管我国伦理取向同西方国家的伦理取向差别甚大,但别国研究教育伦理问题的方法,对构建我国教育伦理学定有启示。
在查阅众多文献的基础上,择定了英国学者彼得斯彼得斯(RichardStanleyPeters),英国教育哲学家。早年曾主持过青年之家,并在中学任过教。这些经验使他一直对教育保持兴趣,同时也被教育哲学所深深吸引。1949年,他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2年起担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哲学讲席,直到1983年,迫于身体状况,他才不得不退休,但伦敦大学仍赋予他荣誉教授的殊荣。在担任教授讲席期间,他还同时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等的访问教授,协助各国发展教育哲学。此外,他还曾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他的精力是惊人的,1974年他曾是44个委员会的成员。除了这些事务性的工作外,彼得斯还发表了大量著作、文章和公众演说。他的主要著作有:Authority,ResponsibilityandEducation(1960)、EthicsandEducation(1966)、TheLogicofEducation(1970,与赫斯特合著)、EducationandtheEducationofTeachers(1977)、MoralDevelopmentandMoralEducation(1981)、EssaysonEducators(1981),还编了TheConceptofEducation(1967)、EducationandtheDevelopmentofReason(1972)、ThePhilosophyofEducation(1973)等。(参见Cooper,DavidE.(ed.)(1986).Education,ValuesandMind:EssaysforR.S.Peters.Routledge&KeganPaul,pp.2,215.)(转下页)
的《伦理学与教育》(EthicsandEducation)(1966)和美国学者斯特赖克、索尔蒂斯1的《教学伦理学》(TheEthicsofTeaching)(1985)两本著作作为研究对象。这两本教育伦理学著作与我国现行“教育伦理学”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它们不是在教育学框架中填补伦理内容,而是着重探讨教育情境中的伦理问题。择定二者,以前者为澄清概念、分析理论,侧重于理论上探讨的借鉴;以后者为研究实际教育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的借鉴。由于两本书的内容较多,这里又以两本著作中都涉及到的同“惩罚”相关的教育伦理问题为分析的样本,重要的不是研究教育中“惩罚”问题本身,而是探索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彼得斯主要致力于发展教育哲学,他使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成为世界上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哲学研究部门,他本人也被誉为开创教育哲学的功臣。其教育思想特色之一,在于他代表了当时教育哲学研究的新思路:分析教育哲学。分析教育哲学认为,教育哲学不是一个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清思”活动;分析教育哲学家不应对教育工作发布指令、提供教育准则、设计教育方案,而应对教育领域的概念和命题进行澄清,并通过澄清,使教育概念和命题清晰明了,消除教育界漫无止境的学说之争、概念之争,使教育理论科学化。人们将分析教育哲学划分为美国派、伦敦派和后分析教育哲学三个阶段。彼得斯是伦敦派的代表,伦敦派的观点预示着分析教育哲学后期的发展趋势,不仅对重要的教育概念进行理论分析,而且也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进行理性的批判。
彼得斯是将分析方法引到教育哲学界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运用分析哲学的技术,厘清了教育上的许多基本概念,诸如教育、教学、训练、灌输、制约等;他强调准确运用语言、验证假设以及逻辑论证法则的重要性。这些都使得教育领域之中的哲学辩论显得更加严谨。作为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彼得斯又不仅仅停留于纯粹的概念分析,他还关注与教育有关联的道德、价值及社会问题。本文要着重探讨的《伦理学与教育》就是他在这个领域的代表作。
1索尔蒂斯(JonasF.Soltis),美国教育哲学家、教育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和教育学教授,曾任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会长,是“后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索尔蒂斯的主要著作是:《看、认识和相信》(1960)、《教育概念分析导论》(1968)、《道德教育》(与他人合著,1974)、《中世纪以来的教育哲学》(1979)、《教学伦理学》(与斯特赖克合著,1985)、《学校行政伦理学》(与他人合著,1988)等。
斯特赖克(KennethA.Strike)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哲学教授,著有《教育政策与公平社会》、《自由与学习》等专著,并与索尔蒂斯合著《教学伦理学》。
一、两个教育伦理研究案例
索尔蒂斯和斯特赖克都属于后分析教育哲学家,尤其是索尔蒂斯,被称为“后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后分析教育哲学是对早期分析教育哲学批判与反思的结果,且在一定程度上又把传统教育哲学与分析教育哲学纳入了相互融合的轨道。分析教育哲学发展到后期,由于过分片面强调语言分析,忽视价值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满。索尔蒂斯1971年在美国教育哲学协会第27次年会上提交的《教育哲学中的分析与反常》一文便是他对分析教育哲学反思与批判。
后分析教育哲学的一个主要特色是对教育实践的关注。但是,他们认为教育哲学家关注教育实践又有自己的特色,即专业教育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反思、估价,以寻求对教育事务有更清晰的理解,确定争论在逻辑上的合理性,阐明观念的含义、判断的依据,“他更多地倾向于把启发、理解和展望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促使他们去思考,而不是把纲领和政策提供给他们,要他们去执行。”(索尔蒂斯:《论教育哲学的前景》,《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也就是说,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的联系不是直接的,不是像教育科学那样,为教育工作者的具体实践提供怎样做的步骤和技术,而是要提供一套思考、分析教育问题,作出决策的立场、武器与方法论。本文要考察的《教学伦理学》即反映了以上特色。
《教学伦理学》是由索尔蒂斯主编的《教育思考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为即将当教师的人们描述了有关职业伦理、学校与社会、教学方法、学习理论、课程与目标。
三、教育与社会控制
9.权威与教育
10.惩罚与纪律
11.民主与教育
三、案例与争论
6.案例研究
7.争论
单从这两本书的篇章标题就不难看出,他们是以伦理学范畴如“平等”、“自由”、“惩罚”等考察教育问题;更确切地说,是考察教育中的“平等”、“自由”、“惩罚”之类伦理学问题,不仅同在教育学框架中填充伦理学知识、或在教育学中演绎伦理学命题相去甚远,更重要的是借教育检验伦理学概念、命题。这才显示出伦理学的本色。
是不是如此呢?主要看其论证。这两本书的论证不仅同中国种种“教科书式”的陈述有霄壤之别,它们之间的论述程序也迥然不同:如果说彼得斯所用方法的特征是从公认的理论入手,分层面递进,逐步考察某种伦理学理论在教育上的适用范围;那么,斯特赖克与索尔蒂斯所用研究方法与前者恰为相反,是从案例分析入手,逐步上升为理论问题。前者从理论层面逐步向实践层面下移;后者则从实践层面逐步向理论层面上升。
这里尝试把这两本书对同一论题“惩罚”的不同研究方法与考察程序加以比较。
这两本书的第一章,篇幅都很长。其分析似乎力求滴水不漏,以免出现逻辑上的漏洞,以至分析非常细致,其分析程序隐含在复杂的陈述中;若不熟悉伦理学与分析哲学的背景,不免难以理喻,并嫌其啰唆。这里拟力求以简明的陈述,凸显它们的分析程序。
二、分层面考察理论适用范围的研究
方式: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
这里考察的是彼得斯在《伦理学与教育》一书中探讨教育伦理问题的方式,并主要以他关于“惩罚”问题的探讨为例。
关于什么是“惩罚”,“惩罚”和“纪律”、“报复”、“刁难”有什么区别,似乎清楚,但在实践上往往又模糊不清;至于为什么惩罚,这是惩罚的辩护问题,因涉及价值取向,争议更大。伦理学中历来对惩罚的三种辩护理论,即“报应论”(the“retributivetheory”)、“惩戒论”(the“deterrent”theory)与“改造论”(the“reformative”theory)争论不休,有待澄清;即使澄清了概念、惩罚的理由,在教育情境中惩罚的伦理取向又有不同。其中,“惩罚”概念的澄清,是讨论惩罚辩护理论的必要准备;中心课题是寻求解决惩罚理论分歧的新途径;最终是为了解决教育情境中惩罚的伦理取向问题。
彼得斯分析惩罚问题的独到方法是:把惩罚问题分成四个层面:1.“惩罚”的含义(themeaningof“punishment”);2.“惩罚”的辩护(thejustificationofpunishment);3.“惩罚”的形式(theformofpunishment);4.对特殊过错的“惩罚”(punishroffences)即惩罚的实施。他认为前两个问题属哲学问题,后两个分别是所谓“立法者”和“法官”的问题。他把三种惩罚理论分别放在这样四个不同层面上进行考察,从而令人信服地解决了这三种理论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关于“惩罚”的含义(哲学问题)
彼得斯把“惩罚”概念作为哲学问题来探讨。他考察“惩罚”概念的程序是:区分“惩罚”与“纪律”、“报复”、“刁难”(spite)等概念,由此得出“惩罚”概念的规定(标准);在“惩罚”概念层面上检验不同的惩罚理论;分析教育情境中适宜的惩罚概念问题。
1.“惩罚”与“纪律”、“报复”、“刁难”的区别
“惩罚”区别于“纪律”:“纪律”是一个与遵守规则相关的非常一般的概念;“惩罚”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概念,它只有在违反规则时才是合适的,并含有意施加痛苦之意。
“惩罚”又有别于“报复”:“惩罚”由有权威的人物来施予,而“报复”则不一定如此。
“惩罚”也与“刁难”不同:“惩罚”是受罚者违反规则的结果,“刁难”则不是,它可能是某人凭一时之念所致。
在区分“惩罚”与相关概念含义之基础上,得出“惩罚”的三条标准,即:(1)有意施加痛苦。(2)由某个拥有权威的人施予。(3)是某人违反规则的结果。这三条标准显然是构成一个惩罚事件的必要条件,只有条件全部满足,才能称之为“惩罚”,否则便不是。例如拳击,从对手那里得到“有意施加痛苦”,但有意施加痛苦的一方不是权威,也不一定违反规则,故不能算“惩罚”。澄清了“惩罚”概念,就为讨论不同辩护理论问题排除了概念混乱的障碍。
名侦探诸葛亮 王储班:继承规则 翻译:中西诗性话语交融的家园 重生为妃:庶女遮天 金手指之时间暂停 至尊太子妃:倾城乱天下 妃常妖娆:冥妃倾天下 公主种田也疯狂 妃常为贼:扑倒压寨相公 名门嫡女 独爱天价暖妻 凤染君策 绝世邪神 风镜之国:海王物语 非凡保镖 网王之舞动的天鹅 失忆的超级高手 苍崎家的魔法使 儒世道皇 一世情缠半生绝恋
上一世,撒加在王座之上,自焚而亡!这一世,撒加目光所及,皆为帝国之疆!...
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嗜赌成性,好吃懒做的农妇身上,杜鹃含泪。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这日子过得也忒惨了吧?幸好有附赠空间一枚。我说,那谁,咱外出教书捞外快能不拐带女学生吗?看,人家未婚夫都追上门啦!伪金手指技能无中生有,既然如此,那便再来个五谷丰登吧。...
她们是闻风丧胆的王!她冷漠无情她可爱无良她抚媚多情!令人心痛的背叛使她们走在一起,也是这背叛造就了今天的杀手至尊。冷是他的代名词,花心是他的代名词,温柔是他的代名词。三位绝美的MM和三位帅到极点的GG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爱情到最后到底是喜是悲?是爱还是恨?...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慈禧死后为何肉身不腐,宋美龄为什么活到106岁,古老师门缘何分崩离析,流散世界的四样师门重宝究竟隐藏怎样的惊天奥秘一切尽在君子无醉最新灵异力作青灯鬼语。第三卷阳魂珠记盛大开启群246895669...
关于HP救世主的姑妈ampgt这是一个属于她和她身边那些人们的故事。不想看格兰芬多都粗鲁愚蠢,也不想看斯莱特林都聪明优雅。不想看圣人斯内普,也不想看奸人邓布利多。而我诸多不想看的结果,就是这篇文了。※※※※※※※※※※※※※※※一定要看的七魂片没有谁重生,更没有非人血统。内普,他不会死。热不甜,时间线长,角色们有成长有变化,建议细心阅读。会在不涉及剧透的情况下及时回复大家。不会洗白任何一个角色。然掉坑的读者们感觉作者的保证永远是最不能信任的那种。常约12天更新一章。~★~★~★~★~★~★~★~★~★...
莫名其妙跟一个死人结了冥婚,还非得要我生个鬼胎!好在这个鬼夫还算有点儿良心,带着我逃离了这个魔窟可是,为啥诡异恐怖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无头连体女被戳瞎双目的孩童只剩半截身躯的中年大叔,一群群面目全非的怪物接踵而至,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个被揭穿,我又该如何应对?偏偏鬼夫还是个缩头乌龟,万事都要我替他挡,毒舌功夫无人能及,我到底倒了什么血霉,才碰上这么个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