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穿越成秦王太子 > 第47章 定论恢复算学在科举中的地位(第1页)

第47章 定论恢复算学在科举中的地位(第1页)

在场的一众文官,见朱樉把孔圣人都搬出来了,也都没了再反驳的心思。

至于天下读书人会不会反驳,文官们表示: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已经尽全力去说服秦王了,可他拿出了唐朝科举说事,最后又搬出了孔圣人。

我等身为读书人,总不可能数典忘祖吧?

瞧瞧,一下子就把自己摘了出来。

“太子殿下,臣吕昶对将算学加入科举没有异议。”户部尚书吕昶出言道。

他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希望手底下的人,能力强些,不然,他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胡惟庸见此,眉头一挑。

卧槽!你个老东西,这么着急表忠心?

于是他也连忙开口:“太子殿下,臣胡惟庸亦没有异议。”

百官一看,当朝左相都表态了,自己还矜持什么。

于是一个个当即附和!

“太子殿下,臣等附议!”

朱标见此,笑着看了朱樉一眼,没想到这事就这么成了!

他还以为要扯上好几天呢!

朱樉听着百官的言语,微微皱眉。

“诸位大人,什么叫加入?

这叫恢复,恢复算学在科举中的合法地位。”

宋朝科举改革,加强了科举考试中策论的地位和重要性,但也废除了不少科目。

其目的是统一思想,学术。

科举考试前期重在诗赋论策,后期重在经学,王安石废诗赋考经义,正式正是这一转变的枢纽。

元、明、清以程朱一家之说严酷统制知识分子思想,也由王安石用《三经新义》、《字说》等统制学校、科举而开其先河。

明清科举所重的“八股文”,正是直接从王安石指定的“经义”演化而来。

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但考试内容的不合理却因此更加突出,诗赋、经义并不是选拔人才的科学尺度。

像王安石、苏轼兄弟、范仲淹这样兼长文学与政事的人才,实在是凤毛麟角。

唐代“通榜”办法允许考官有较大的自主权,只要考官正值,就能选出那些虽不长于文词却德才兼具的士人,唐代政绩卓著的卿相大臣比宋代多。

而宋代科举一决于考卷,便使不长于文学的才能之士难于出头,而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高第,例如黄庭坚、张九成等等。

再加上南宋吏治腐败,积重难返,不懂治国理民之人身处高位,南宋不亡简直没有道理。

明朝后期也是一样,东林党独霸朝堂,他们张口闭口都是之乎者也,让他们治国治理民生,可他们除了贪污、结党、打压异己什么也不会。

历史就在眼前,大明绝不能走上老路!

大明要走上强国之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那些只会空谈误国的腐儒,朝堂上不会给他们留位置。

百官不想再跟朱樉争论,既然事情已成定局,说再多有什么用呢?

朱标看着眼前这一幕,心头感慨。

最后下令昭告天下,恢复算学在科举中的地位。

现在距离明年三月份的春闱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提前昭告天下学子,也算是给他们一些准备时间。

免得科举开始之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早朝结束后,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鄂国公常遇春几人被留了下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港片:当卧底,却送走了七个上司  影视穿越我能变身幻想角色  大唐仙王:开局救了东阳公主  穿成白骨精在西游修仙种田  大夏皇帝:开局妲己要吸朕龙气  系统逼我当海后[娱乐圈]  满朝名臣,你让我怎么做昏君?  鬼屋惊魂笔记  阴阳生  诸伏家的审神者  末世,开局一辆美洲狮步兵战车  母皇:我被自己的虫群打了?  重生千金才是豪门真团宠  重生后我成了老婆奴  反派:我黑暗禁主,葬灭万古诸天  我是警探  刚一穿越,系统就要教我造反  北马寻龙  帝师神少  神偃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