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杜文焕在灯盏下看书。
这些书并非他平日闲时所读的四书五经,而是从一处旧书摊买来的有关于巫术的书籍。
他并不想在不了解巫术的情况下,妄自与希夷定下只靠她所解释的契约。
自从皇帝颁布禁巫令以来,各种符劾厌胜之术被严厉禁止,许多有记载的书籍也被烧毁。
他找了许久,也只在一个的旧书摊的角落里找到这几本有提过巫术的旧书。
其中有一本,封面已经损毁大半,内页也破破烂烂,像是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
勉强认得出封面写了“为官轶事”四字,著者应该是官吏。
扉页便是一句——“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1]。
上面的字迹婉若游龙,潇洒飘逸,看得出著者的书法造诣极高。
著者将为官时的经历集结成册,分为断案、水利、矿石和巫术。
著者必定在任职期间深入百姓,体谅他们的苦楚,断案时不徇私情,并且著者还十分博学,不仅为百姓兴修水利,还懂得辨别矿石。
到了最后一章,著者的笔力凌厉起来,不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带着强烈的情绪,似是痛恨巫师假借巫术愚弄百姓,让百姓倾家荡产供奉鬼神,致使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上面写了一些巫师惯用的巫术:巫师先暗地里打听村中备受排挤的人,再公然宣扬自己的符咒可以克制鬼神,在众人面前选定那人,说她(他)被鬼神附体,需要用自己的符咒才可驱散她(他)身上的鬼神,否则村子将不得安宁。
巫师所选择的村子地方偏僻,少与外界交流,医术又十分落后,故而有个头疼脑热就得祈求上苍,或是认为村里有谁“不干净”,而常被怀疑“不干净”的人往往是少与村民交往的人。
所以巫师的话,村人不敢不信,或是将此人驱逐或是直接烧死。而巫师得到了钱财。
只是,著者虽痛恨巫师,但身世似乎也与巫术有关联。
“吾生于楚地,母为巫医,深受爱戴。幼时曾随母治病救人,听得一秘法,言绝境之时,取自身鲜血与鬼神交易,无不可成。然习孔孟之道,查百姓之苦,方知‘敬鬼神而远之’[2]为治世名言。‘凡吾所见,耽巫必贫,或误其命’[3],望后人鉴之。”
照书中所言,用自身鲜血与鬼神交易确有其事,只是著者并不了解,也并不相信。
杜文焕合上这本书,又翻了翻另外几本书,倒是让他将这种交易拼凑出个七七八八。
用鲜血祭祀鬼神是很久远的传统,只是通常用的是牲畜的鲜血,如猪牛羊之类。
有时也用罪人的鲜血,以洗去上天的愤怒。
而随着巫术逐渐发展,人的欲望越来越多,与鬼神对话不再局限于必须要通过巫师的口,也不再局限于祈求风调雨顺,而是更重私利。
有巫师宣称自己通过灵魂出窍见到了鬼神,并得知鬼神愿意与人交易,媒介就是交易人自己的鲜血。
人欲望有多深,付出的代价就有多大。
而鬼神某种程度上比人更信守诺言,得到了它想要的东西,愿望自然会实现,并且这个契约是双方都知晓的。
希夷说过契约只会让他损耗精气,按照书上的说法,这不会是假的。
难道她所说的世外高人,什么积福之类的确实是真的?
杜文焕越想越不明白,思绪被一旁的陶罐牵去,甚至都没注意到旁边人影闪过。
“你在看什么?”
“!”杜文焕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抬头对上一双清透的眼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风会吹过每个夏天 侯爷的驭灵小娇妻 舔狗女配跑路后,秦总哭疯了 海洋:赶海是要运气的,刚好我有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一人之下,小巫祝只想收集精灵 无敌剑尊 只有我在末日游戏种田? 重生换亲:疯批少爷的温柔娇妻是戏精 可恶!又被他装到了[无限] 白月光他人淡如菊 每次随机一个新系统 姐姐非要换亲?我嫁首长她悔哭了 断绝关系后,你们这迟来的后悔算什么? 做我的常青树 福气小娇妻玩转七零 残疾竹马在异世成神后,对普通人的我穷追不舍 我的训练家模拟器 娇花分化成alpha后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