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一碗茶一碗饭打一成语 > 第五十七章 古坟飞鸟(第1页)

第五十七章 古坟飞鸟(第1页)

眼神疯狂之人伸出折扇,托起我下颔,冷哼道:“你有何话说?”

“有,”我脱口而出,问了一声,“泷川是不是姓范呀?”

“你听谁说的?”眼神疯狂之人微为一怔,似未想到我竟会有此疑问,皱了皱眉,低哼道,“一益他们家据闻原是近江甲贺郡伴氏的一族,我身边那个伴正林,你见过了?至于一益,他们先辈迁居泷之地,临河川筑泷城,自称泷川。”

我仍有疑问:“听他们说,伴氏原本姓范……”

“谁说的?”眼神疯狂之人啧然道,“伴氏是我们这里古代的朝廷豪族。家世称号‘连’,也称连氏。几百年前,大伴亲王即位。大伴氏为避讳,改姓为伴氏。你要知道我们这里搞的是氏姓制度,‘氏’表明出生地域、职业或门第。它不只是一个人的姓氏,还是他整个家族的名号,也称为家名。‘姓’则是朝廷给予的尊称和‘氏族’的身份表示。‘应天门之变’发生那时期,除了藤原北家,还有世代豪门伴氏、纪氏,以及从皇子降为臣格的源氏兄弟。其中伴氏属于朝廷世袭军事职务的强力氏族。钦明一朝时,因朝鲜半岛经营失败,遭到了弹劾而失势,伴氏逐渐衰落。又因家中有人参与‘应天门之变’被流放,此后完全衰落。”

我吮着食指问:“听说他们早年是渡海迁移过来的,对吧?”

“很多人都是渡海迁徙来的,这有何奇怪?”眼神疯狂之人冷哼道,“有些人来早一些,有些人来迟一些而已。我们这里的纪氏就来得很早,春秋战国时期纪国灭亡之后,纪氏各分支从春秋战国以来就向各地迁移扩展,他们是个大族。唐、宋期间,纪氏族人逐渐向沿海一带迁移。元明时候,更进而向海上的澎湖列岛迁移,逐渐发展成为大姓。纪氏大概早在唐代之前就来到我们这边,伴氏和纪氏都是朝廷自古以来的名门。当藤原氏的先祖还只是在宫中担任祭祀占卜的小官时,伴氏、纪氏就已经是皇上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臣了。对于藤原氏的崛起和壮大,这些没落的豪门自然是心有不甘。故此,在历朝针对藤原氏的阴谋中,都少不了他们的影子。承和之变后,伴氏对藤原家族的良房刻意压制其他豪族的做法十分不满,与纪氏等同病相怜的豪族逐渐形成了一个反对良房的小集团。此后发生了火烧应天门的事变,良房将伴善男关押起来,伴善男的家臣和伴清绳被捕。在刑讯之下,伴清绳他们供认出火烧应天门乃是由伴善男、伴中庸父子共谋的,因而良房借机排除了最后一股反对他的异己势力。伴氏也属于中原的汉姓之一,源于官位,出自宋朝时期的侍从官伴读,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伴,读作‘判’,不可读作‘半’。此‘伴读’家族的历代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伴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我啃着指尖问:“那些渡海迁徙来的人为什么要编造族谱呢?”

“改变姓名是为了便于更融洽地入乡随俗,免得被排斥。”眼神疯狂之人摇了摇竹扇,说道,“编造族谱却是为了做官。因为我们这地方沿承了魏晋的门阀制度,搞官位世袭,世代的名门望族垄断权力,出人头地尤其讲究家世出身。这种陈腐过时的风气迫使许多人为名利权位篡改家名和系谱,甚至不惜编造祖宗族谱,攀附名门贵族,以谋取好处。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我祖父霜台公就自称是藤原氏或者忌部氏的后代。他很热衷于改家谱,在他之前那帮家伙也爱玩这手,家系原本据说是越前国织田庄剑神社的祠官,先人从魏国迁移过来种桑树务农以后,往前怎么算也只能推算到魏香神那儿,然而他妙笔生花啊,居然能把系谱一路改到尾张守护斯波氏的被官织田氏什么‘补任’又啥啥‘守家’的某某分家。不过也没办法,毕竟我们朝廷那些大官全是由‘五摄家’那几个大姓家族世代垄断,公卿大臣几乎全给他们世袭。就连出任幕府将军也要看是不是源氏或平氏后裔这样的出身,那帮公卿还嫌我出身低,不够格当关白或大将军。谁稀罕他们?我偏不当!朝廷求我去当也不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kuaishuku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全家流放:我带着嫂夫人去逃荒!  风起秋阳  我献祭了校花,获得幻姬召唤卷轴  祁教授,借个婚  八零军婚有双宝:炮灰前妻洗白了  我在深圳那些年  嫁权宦  穿书八零,反派小厨娘  大秦:造反失败后,自曝是穿越者  灾年逃荒:穿成农门婆婆后开挂了  鬼谷医尊  洞房夜忘关直播,王爷一夜爆火  我的网上日记本  取代朱元璋,我来打造辉煌大明  斗罗:传灵塔少主,武魂太争气  她又宠冠六宫了  我真的很礼貌啊  模拟犯罪十万次,我竟成王牌神探  我变成了妖怪彼岸花  财阀大叔宠坏小娇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