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 唐人论秦(第1页)

两汉儒生揭开了秦始皇身后两千多年对其评价的序幕。两汉之后,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秦始皇始终是诸多政治家、文人关注的一个焦点。秦始皇成了历代警示教育的典型样本,他被后人不断地从历史中拈出来,给当权者以提醒、警戒,暴君秦始皇成了制约皇权的一把利剑、一座警钟。到了唐代,唐人评秦更加丰富多样:从形式上看,不但有政论、上疏,而且有诗歌、辞赋,各种文体的评议不断涌现。从内容上看,不但有批评秦始皇的诗文,而且也出现了肯定秦始皇的文章。这一切都表明秦始皇并没有因为渐行渐远而为人忽略、被入忘却。那么,唐人对秦始皇的关注重点是什么呢?他们的评议又有什么新的内容呢?

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并没有伴随着大秦帝国的速亡而被人遗弃,相反,它成了秦始皇留给后世的最大一笔政治遗产。

公元前206年,消灭了西楚霸王项羽两个月后,汉王刘邦就急不可耐地在各路诸侯的拥戴下、故作不情愿状地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当上了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生于公元前257年,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从年龄上看,秦始皇仅仅长刘邦两岁。所以,大秦帝国的开创者赢政与大汉帝国的开创者刘邦其实是同一时代之人。

刘邦在做泗水亭长时经常因公到咸阳出差,有一次亲眼目睹了秦始皇身为皇帝的阔大排场与八面威风,喟然叹息:“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男人活着就应该活得像秦始皇一样)刘邦对权力的这种无比垂涎成为他日后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样面对秦始皇的雄风而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项羽,最终没有实现他的目标。刘邦灭了项羽之后很快就在今山东定陶称帝,延续了秦始皇的皇帝制度,终于亲自体验到了“皇位是如此的高贵”。刘邦果断地抛弃了项羽的分封制,重拾秦始皇创建的皇帝制度,这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它表明大秦帝国虽然十五年亡国,但是,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却得到了后世历代最高统治者的青睐。

为什么一个导致十五年亡国的皇帝制度如此受后世统治者青睐呢?

皇帝制度明白无误地规定:皇帝是天下至高至大、至尊至贵的人。这就意味着,当上皇帝就拥有了整个天下的财富与权势。当皇帝最痛快的不是皇帝说对了臣民会俯首帖耳,而是皇帝说错了臣民也会俯首听命。正是这种绝对的专制使皇帝成为两千多年“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终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皇室父子之间篡逆弑杀、兄弟之间相煎太急的事件频频发生。

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本人至尊至上的地位,其最大的特点是皇帝本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实施专制独裁。在这种专制制度下,约束皇权必然成为一大难题。皇权如果不能受到适当的约束,皇帝就会为所欲为,亡国之祸就会接踵而至。所以,约束皇帝制度下的皇权是确保一个帝国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但是,约束至高无上的皇权又是皇帝制度下最为棘手的问题。

古人很聪明。我们总以为今人比古人高明,那是因为我们获得的知识比古人丰富,获得知识的手段比古人便捷,比如说我们懂得了种种终结个人独裁的方法,我们知道了终结个人独裁的社会制度。但是,古人面对独裁专制的皇帝也并非毫无作为,他们为约束皇权充分发挥了政治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的武器就是对皇帝进行警示教育。

今天,我们在任命各级干部之前,都要对即将上岗的干部进行廉政谈话,都要对他们进行警示教育,采取的办法往往是让狱中贪官现身说法。但是,警示教育的专利并非归属今人,古人早就懂得警示教育的重要性!

对皇帝进行警示教育的目的是让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皇帝懂得畏惧,让天下独尊的皇帝内心还有警策的对象。皇帝是帝国制度下最“勇敢”的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子是皇帝,老子怕什么?

拥有者最怕失去。拥有什么,最怕失去什么。拥有权力者最怕失去权力。拥有财富者最怕失去财富。

皇帝最怕失去皇权!有所怕就是软肋。聪明的古人就从这方面下手,借古喻今,对皇帝进行警示教育。

那么,谁可以成为这种警示皇帝的教材呢?狱中的贪官当然不行;他们资格不够。亡国的皇帝又不配。谁最合适呢?

秦始皇!

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但是,秦始皇又是一个十五年便亡国的统一帝国的创建者,是第一个死去三年便亡国的开国皇帝。这种特殊身份上哪儿可以找到第二人?所以,秦始皇理所当然地成为历代名臣贤相对皇帝进行警示教育的最佳人选。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夏桀、商纣也可以警示为非作歹的皇帝,但是,夏桀、商纣都是亡国之君,而且是王而非皇帝,他们的警示效果显然没有秦始皇更有价值,他们充其量只是一张“黄牌”,而秦始皇几乎是立即可以将违规者罚下场的“红牌”。

以秦始皇警示当朝皇帝在汉代已经开始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秦始皇日益成为进行警示教育的最佳教材。

我们看两个史例:

三国时期,魏国杨阜曾经向曹操的孙子魏明帝进谏说:

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灭。夫不度万民之力,以从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

这件事的起因是魏明帝在许都,(今河南许昌)修了宫殿,又要在洛阳大修宫殿,杨阜劝谏阻止,以秦始皇修阿房宫为例,说明皇帝滥用民力,满足己欲,必然导致亡国。阿房宫修到什么程度,动用了多少民力,给天下造成多大的伤害,大秦帝国是否因此而亡,我们都可以弃而不论。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秦始皇成了杨阜劝谏魏明帝的反面教材。

同样是劝谏魏明帝,另一位大臣高堂隆也是以秦始皇作为警示皇帝的呜钟,他对魏明帝说:

且秦始皇不筑道德之基,而筑阿房之宫,不忧萧墙之变,而修长城之役。当其君臣为此计也。亦欲立万世之业,使子孙长有天下,岂意一朝匹夫大呼,而天下倾覆哉?

对比一下杨阜、高堂隆的谏词,大臣警示皇帝滥用民力的一个典型。

到自己行为的危险,从而终止玩火。

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秦始皇已经成为大臣们希望通过这种警示,让皇帝认识这两则史例很典型,特点也很集中:一是借秦始皇警示当今皇帝,二是劝谏皇帝不要滥用民力。

晋朝的傅咸在《吊秦始皇赋》也发出了近似的警告:

余治狱至长安,观乎阿房,而吊始皇日:伤秦政之为暴,弃仁义以自亡。搦纸申辞,以吊始皇:有姬失统,命不于常。六国既平,奄有万方。政虐刑酷,如火之扬。致周章之百万,取发掘于项王。疲斯民乎宫墓,甚癸辛于夏商。未旋踵而为墟,屯麞麋乎庙堂。国既颠而莫扶,孰阻兵之为强。

傅咸铺排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然后虐政酷刑,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从而导致帝国大厦坍塌,无人能救,尽为废墟,麋鹿出乎其间。这篇赋的警示作用也很明显,伤秦政之暴,弃仁义自亡。通过大秦帝国大厦旋踵之间灰飞烟灭的历史事实,给当权者敲响警钟。

以秦始皇为警示教育的反面教材是皇帝制度下约束皇权的一大发明。唐代诗歌最为有名,以诗劝谏当代皇帝成为唐诗的一大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李白的《古风》其三: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  荆州杀:张艺谋作品《影》的原著小说  宋案重审  远离地球  天下一号  魏晋风华:轻松读懂《世说新语》  秦朝那些事儿3·大结局  修真四万年  秦朝那些事儿2·变革时代卷  大宋第一状元郎  盗墓:神级血脉,雪莉杨倒贴!  秦朝那些事儿·秦国崛起卷  隋朝其实很有趣儿.下  帝国的凛冬:银子、辫子和面子  长沙会战  父亲的一九四二  土星防卫军2  对你见色起意  明灭  隋朝其实很有趣儿.上  

热门小说推荐
韩娱小科员

韩娱小科员

完本了,休息一阵子会开一本新的,比较毁三观,你们比较遗憾的秀智的问题会在里面得到修正...

一品婚爱:独溺娇妻

一品婚爱:独溺娇妻

为了调查家人死亡的真相,她甘愿委身于他,夜夜承受他疯狂的欢爱。为了隐瞒事情的真相,他用威胁强迫的方式,逼迫自己心爱的女人留在身边。她飞蛾扑火,褪尽光华,在爱与罪恶中沉浮挣扎,一次人为的精心设计,让她身陷死亡的边缘。是妻子?棋子?还是这辈子无力改变的隐爱?...

官路修行

官路修行

一个原本普通的少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块修真的玉牌,一条为了成仙的官道求索之路,学习,生活。恋爱!修真?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这个全能者一般的少年,这就是地球最后一个修真者,叱咤官场的纵生...

替嫁豪门

替嫁豪门

放开我,你这个魔鬼!她被他逼置墙角,奋力的挣扎着。我这个魔鬼爱你!他大掌一个使力,将她困入怀中。她奋力挣脱,忍不住冷嘲爱我爱到让别的女人怀上你的孩子?她代替妹妹嫁给他,从未想过做他真正的妻子。他却步步紧逼,强势掠夺。直到另一个女人的出现,她已伤痕累累,心死,心息几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她已经不是那个可以任人宰割的女孩了,看到他,她会笑着打招呼嗨,前夫,好久不见!那一刻,他的心还是忍不住狠狠的悸动了一下!...

唯武主宰

唯武主宰

封罗大陆,宗门林立,万族争锋。一名觉醒了兽战魂的少年,意外被一颗流星砸中,开启一方神秘空间,修炼任何武技斗技都能达到完美之境。从此横扫八方妖孽,败尽各族天骄。武道极致,谁与争锋!诸天万界,唯武主宰!...

僧帝传

僧帝传

神州大陆,有个大齐皇朝,皇朝之内有九道,江南道上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得个法号叫不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