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王刘协至今还居住在宫中,官方说法是宫外的府邸还没建好,
反正新任天子现在还小,
也没有什么妃嫔之类的,渤海王居住在宫中,
应该没事吧?
大臣们觉得这似乎有些不好,但也只是在观望中。
刘辩当然不会反对刘协住在宫中了。
在宫中,
那刘协就还在他的掌控之中,相比于让这个弟弟出宫乃至于就藩,刘辩更愿意他就这么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而且,
刘协在宫中,刘辩也更好和他“兄弟情深”不是吗?
兄弟情深,
在兄长是天子,
弟弟却是未曾就藩的藩王的情况下,能用来借鉴的例子并不多。
汉家旧制,储君确立,则诸皇子就藩,
除非是过于年幼,
尚未受封,
又或者是太过受宠。
汉家天子兄弟情深的例子,主要是西汉王朝,
谁让东汉王朝的皇室直系不太稳当,
连续数代都是宗室入继大统呢?
看看兄弟情深的那两个例子,
惠帝刘盈和赵隐王刘如意,
文帝刘恒和淮南厉王刘长。
高皇帝刘邦死后,
刘如意就国,在赵地天高皇帝远,但是谁让吕后又把他召回来了呢?
知道母亲要对弟弟下手的惠帝与赵隐王坐卧同起,若不是惠帝疏忽,指不定赵隐王真能顺当地活下去。
正因为如此,不管惠帝在为君方面有多优柔寡断,生生地让弟弟刘恒将帝系转移到了他那一支,连本来应该板上钉钉的太宗庙号都没有,只混到了一个不尴不尬的惠帝,但是做藩王的,总希望自己的天子兄弟能像惠帝一样厚待他们。
被万民称颂的太宗文皇帝刘恒,他继位的时候,其余的兄弟基本上都被吕后斩尽杀绝了,只剩下一个被封为淮南王的弟弟刘长。
刘长和刘恒的关系比刘协和刘辩的关系要好得多,毕竟有吕后这个靶子在,同为庶子的他们共同目标定是不少的。
然后,刘长相当于被刘恒硬生生给捧杀了,只剩下一个“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的俗语流传后世。
太宗孝文皇帝在对待兄弟这个方面,是颇令人诟病的。
为了自己的名声,刘辩当然要向孝惠皇帝学习。
亲情方面学孝惠,政事方面学孝文,那刘辩就能当一个人人称颂的明君了,形象还是几近完美的那种。
当然了,单纯的学习孝惠皇帝,可能会让人认为他同样软弱,所以刘辩决定加一些别人的形象设定。
譬如后面的魏文帝曹丕,让弟弟在最擅长的诗文方面“七步成诗”,简直就是口嫌体正直的傲娇嘛,要是他真的想弄死这个弟弟,其他方面的手段多的是,而且除了曹植这个一直和他相争的弟弟以外,对待年龄未足的幼弟,曹丕“长兄如父”的形象可是相当为人称道的;还有明代的明仁宗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燧,当年明仁宗没登基前被弟弟不知道逼到了什么程度,但是他登基以后对弟弟的处理方式,谁人不说他优柔寡断,兄弟情深到了委屈自己的地步,后人还有不少替他抱屈的呢!
刘辩认为,塑造一个合格的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毕竟,继光武皇帝以后,三兴大汉的天子,总不能没个好形象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高中:遇上可爱同桌与撩人学姐 海贼之流浪剑豪 敢卖我女儿,反手撕婆婆全家! 别人种地我养猪(基建) 练气十亿层,我无敌了 末世冰封?呵呵!这只是开始 绮靡 综影视:从美过白月光的替身开始 玄舞九变 废柴开局无伤遛诡,全员震惊叫姐 末日审判:人类的命运 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 欢喜鸳鸯,决战大明帝国 表姑娘出嫁后,被疯批权臣强夺了 僵尸我用变异传奇技能纵横阴阳 霍格沃茨,我真是植物学家 田园蜜宠 病美人殿下的养狼手册 平行世界之水果之王 柯南之开局被小兰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