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也只能接受天意安排,投身在这环境里。我的主人是念文科的,终日在人和事的关系里打转,何曾有暇闲注意我科学性的内容?有一次眼前忽然有强光袭来,但未及瞥见他的面,便又重压在黑暗里。原来只是他的指头揭错了。
然后,我只听着近在咫尺的沙哑的揭纸声,压痛我的身躯,心头痒痒。不过,我会等待,大家终于有天都会枯黄脆弱,一同给人遗弃在垃圾桶里。我们不过是一页纸吧。
这一切,我知道的
一位挚友近来情绪低落,夜里致电给他,不在家,定然又是徘徊在中环的夜色里,不是胡乱猜想,我知道的。
毕业后在政府里当公务员,安稳高薪但沉闷,这不是他的夙愿,我知道的。
报章来了一个专栏,但常常出现漏校的错字,标题又间歇地给总编擅自更改,而日日见报的地盘,又令他喘不过气来,有时迫得降低质素。他是一个要求完美的人,因而愤恨,我知道的。
还未找到理想工作,于是把现在一切已经拥有的套了灰,我知道;但怎样才可以有效地劝慰他,令灰沉善感的性格加以理智的反白,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怎样在阴沉的微末角落储备、等待,或者只有等待,但万一机会真的飞来,便不致手忙脚乱。抓不紧,失了手,可能要用白发和无数次中环心痛的慢步来期待下次再临的机会。我错失了无数次,于是挖破了疼痛的心,于是狠心冷静地,五指透力地抓,抓时机。
在报章写稿,自己的稿,别人的地盘,别人的笔名。但不遗余力地,写,真的东西和情感,假的不是自己的名。榨卖倾出本来可以大加发展的材料。只是为了让从不知我这个暂时长期代笔人姓名的编辑,因为讶于稿件质素而垂青,给我一个专栏,或者,最低限度留下一个单薄的印象,一种笔法一种风格的印象,不是名字。
写、榨、卖,卖力地躲在别人风光的膝后。后来有一次脱稿,让老总自行填补天窗。于是原来栏主不再让我代笔了,说者总气愤万分云云。我为不能再用自己的东西填补别人框框而失落了
几天,几个星期。甚至,恶毒地,诅咒那个框子会因为水准骤降而给读者离弃,发霉,正如我从前为别人写下的文字。于是,我不再买那份报纸,且庆幸不用再为别人出力,心头轻快。但五指紧握着以后每一个机会,紧抓着从前剪下的一片片渐黄的方块,印着别人的名字,尴尬地暗恋,如同欣赏一片不属于自己的黄叶。
不久,那栏主又再不支,我便暂停庆幸,继续代笔,而且更拼尽全力,将功补过。但这次只是散件批发,间歇瓜代,老总仍没有知道我的名字,于是我怀疑,人事、方便、互利,比质素更重要。
我知道的,人事比质素重要。所以我抓破软弱的心,抓住机会,钻营,甚于钻研,结厚一切,笑容、嘴唇、脸皮、穿插、交游。终于有机会取到一个专栏,且还负责整版的约稿事宜。因为人事,不是质素,但我要用质素证明,写我要写的。可惜总编处处提醒,要多些轻松的,八卦点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愤起迁就,提高可读性。因为我不敢违拗,不敢抗辩,因为我惧怕一旦失去“约稿助编”这职位,便没有谁会找我写稿。
不能计较和坚持,因为多年前在一报章写些散稿,有几次编辑把我的笔名改为自己的,于是稿费错拨,于是我追讨,于是稿件永不录用。我知道的,要屈就,反正铅字也是凹凹凸凸的,但要给别人看,看得清楚,就要印在纸上,压成扁平的字,顺滑溜手。而坚持,是稳握机会后的事。
吐了这大堆心狠手硬的苦水,用什么来开解我的挚友呢?我知道的。
我教他写专栏的方程式,如何坚守字数的限制,如何适应报章读者的阅读习惯。我要劝他沉住气抓机会,谁叫我们都这样犯贱地渴望写和被人看。我会教他如何屈缩变形,然后在适当时机复原,告诉他我走过他现在的路。
一切运气都是偶然,一切机会都要等待。但不是一切都可以随指力而紧握掌中,不是一切都永远扭曲在黑暗的硬壳内。伤感不是一切。
我还要叫他不要随便恨运数和际遇,也不要太爱遥远的光。反正爱和恨都同样冤郁地白费气力。
我知道他有一天会知道的。我知道,但也渺小常常忘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渺小
打开快要发霉的旧报纸,用来盛果皮。在不起眼的角落,有一段新闻,很触目惊心。
不是枪战,是一个七十岁老翁,在新界行人道旁,回家途中给汽车辗毙。不过短短百字,便概括了七十年终结的命运,简洁得可怜。
对于死者本人或者家属,那是晴天霹雳的,天地霎时扭转了;但对旁人,变色的只是随时间而泛黄的报纸篇幅。
平凡的好处只能发挥在自我满足而陶醉的人身上。万一一个不慎,惊起回头,骤见混在人丛中的自身,是如斯微末,轰天动地的一死,竟沦落到淡然的百个字,报道事实,没有感情没有感触感动感觉,都是错觉……如果不是果皮,那倏忽的一瞥,便真是阴阳永隔。我们都太渺小了,那么容易便湮没于各自的殊途。
好人
一个我最尊敬的老师,令我感受最深的不是课堂上的学术心得,而是在课堂外的一句话:“做一个好人是很困难的。每次上堂我都当作是一次表演,尽量倾出所有,要吸引了全神贯注的眼睛,若有所得的颔首,才算满意……但,有时改文,总还未能做到篇篇尽力批改……做好人真难。”
是的,困难,因为那是一个漫无止境的付出过程,至于终点,可能永远只在眼前。正如我的老师,也肯定有过偏心的一刻,遇上心爱弟子,便猛然注意,小心批改。他的话令我感动,是因为超越于老生常谈式的“好人难做”,好人难做只是斤斤计较于付出了,得不回,或招来莫大损失。我感动,是因为老师明知在好人路上的崎岖和寂寞,仍然长年累月耽在这路上,艰苦地走着,“好人”或许做不成,皱纹却已给拖出了痕迹。我感动,是因为这样诚恳地捡出自己的坏处,且自虐般地朝永不可臻的境界挣扎,已不知不觉做了好人。做好人只是一种过程。好人未必要好。
泥牛入海
电视《倚天屠龙记》有一幕是这样的:张教主追出少林大殿,问周芷若:“不如在少林养好了伤再走吧。”周答:“后会无期了,张教主。”
镜头是中镜,周芷若只占了左面角落,中间是张无忌,右侧最远处,赫然发现了罗兰,手捧尘拂矗立如一朵无人眷顾的国兰,扮演芷若的师姐。只是她表情比其掌门人来得更汹涌,担心掌门为情所困?担心掌门伤势?可怜一段无果之情?都没有答案,镜头离她太远了,剧本或原著也没有注明,这只是她一厢情愿地创造出来的表情,连编导也没甚吩咐过。捞得的对白只是“我们峨嵋是名门正派……”哪有如许复杂。
或者,我们惯用炉火纯青、收放自如、出神入化来形容演技,但对于罗兰,更准确的应该是泥牛入海。镜头广阔如海,任你奋勇如牛,仍然依旧。一般奋斗史书格言无不鼓励人凡事已尽全力,不可急于求功。要是知道付出的努力全部累积不来,只不过是自欺的寄望呢?绿叶也有厌倦凋残的一刻,更何况渴望过做花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早知如此
据说,曾有人是在如厕时用力过度心脏不支而死。如果他早知道用力有这样收场,大抵也就不会排泄,苦忍也罢;如果他早知道吃喝会引来排泄,大抵也就不吃不喝了。不过事情往往不是这样的。
远处天台有一只狗,即使它知道自己的吠声传得那么远,令我们动了杀机,它还是会吠的。隔邻学校天台上体育课,未发育小童擅长尖叫,即使他们知道尖叫会影响他人睡眠、工作或进食,他们还是要叫的。
英国球迷未看赛事先行自相残杀,死百多人,如果两队球队早知道,赛事是可以取消的,但事后,他们还是要补赛。
他说这句话,令我很失望,如果他知道我失望,或者便不会说,但他做的事既然可以令我失望,那做与不做,我还是会失望的。
早知如此,仍信当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守住中国人的底线 张爱玲散文 孤独六讲 西施艳史演义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子夜 孙膑兵法 京范儿 一地相思两处凉 诗经 把日子过成诗 寂寞烟花梦一朵 红楼望月 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 最好的女子 都市的人生 丰子恺集 旅行使我们谦虚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旧时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