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宋时明月 > 第185部分(第1页)

第185部分(第1页)

单锷脸上露出厌恶的神情,万俟咏是师爷,他全程参与了给蔡京送礼地筹划,甚至箱中那份礼单也是他书写的,看单锷的脸色不对,他解释:“蔡京喜欢这些东西,与其让他的心思琢磨如何害人,还不如让他把精力放在鼓捣这些东西上。

东翁的意思是,他最近打算巡视一下整个扬州,若蔡元长不插手,东翁打算疏浚几条河流,令运河段船只能在附近分流,顺便也把湖匪围剿一番,这离不了蔡元长的支持。“

单锷脸色这才缓下来,帅范终于找见插嘴的机会,他赶紧补充:“蔡京蔡大人喜欢享受,也喜欢摆弄这些玩意,东翁借此机会跟他搞好关系,今后或可借其力……”

帅范还想说下去,被赵兴逼视地目光把剩下地话堵了回去。等他收声,赵兴一指帅范:“我听说你最喜欢仿效古之游侠儿,有人曾写诗赞你:蚤知吴下多奇士,身许先生嫡子行。他日略容追李杜,斯文何敢望班扬。在我茉莉园中,你曾自夸擅长练兵,蔡京稳定之后,我打算从扬州抽调一个指挥的水军,一个指挥地马军由你编练,我给你一年时间,今年年底你必须编练出来。”

帅范摇头:“水军一个指挥,远远不够,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指挥,马军一个指挥也太少,至少需要两个指挥。我打听了,这里一个指挥不过三百多人,扬州水路纵横,水军至少需要三个指挥,而马军也需要两个指挥才行。”

赵兴摇头:“一个指挥,以一艘中级战船带九艘快舟,作为一个战斗群。我庄丁来了五十人,这些庄丁训练有素,可以随时作为军头(士官),加入战斗,他们无论水军,马军,都能战斗。另外,毛滂马上要去高邮军赴任,陆地缺少的兵力,可以在高邮军整编,那里还有两万军队,挑出五百号人来,应该不难。”

帅范继续摇头:“扬州厢军我已经看了,一百人里很难挑出一两个合格的,恐怕我们挑不满一个指挥的兵马。再说,扬州虽然富饶,但你总不能让士兵自己配马,配铠甲吧。这笔钱哪里出,你打算自己掏腰包?”

万俟咏捏着山羊胡,插嘴说:“本来东翁还为这事发愁,可最近朝廷帮东翁解决了,上月二十二日,朝廷诏令卖放各地坊场,扬州一地有百余座坊场放归民间。东翁的意思是将这些坊场挑拣一下,有用的都买下来。”

“卖放坊场”用现在话说,也就是拍卖国企。宋朝廷在各地建了许多官办坊场,结果由于产权不明晰,使得“酬不如所费”——获利还不如开办费用。于是朝廷决定大规模裁撤各地官办坊场,“收其赢入常平,以禄役人及助敛散,公私皆便”。

宋朝庭对这些坊场也规定了一个最低销售额:十二万贯,恰好赵兴也要在扬州安置一批仆人,这件事等于瞌睡遇到枕头。

“卖放坊场,关键还要看蔡京,他若在其中加码,此事不得行也,若其放手,东翁便可筹划以养马钱折算,自坊场划一块红利于马军,如此,必能使人奋勇当先。”

大宋朝开办官办坊场,其实是为各地官员谋福利的,“从本司随宜经画,资助岁用”,坊场的收入等于官员与地方政府的小金库,所以这种坊场入不敷出也是理所当然的|Qī|shū|ωǎng|。但坊场里有这时代最熟练的工匠,还有最先进的机器,本不应该不赚钱。而坊场的卖放,也是针对官员的,大多数官员都会从自己宦囊中挤出点钱,买下来作为家资。

所以,如果赵兴打着给马军养马的名义,反而可以用堂堂正正的理由,尽量多占据最优秀的资源,只要蔡京点头,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帅范与单锷都是官场菜鸟,其实连赵兴也是。万俟咏一番解释后,众人恍然大悟,单锷摸摸口袋,先是遗憾的叹了口气,而后又迟疑的问:“本就是卖放坊场,东翁再以养马费的名义,占据坊场股份,那它跟过去有何区别?难道它会忽然之间变的盈利了?”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66章 不拿“人才”当个宝

这点帅范似乎有点经验,他虽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事,但说到了点子上:“坊场以前之所以入不敷出,乃是官吏不顾恤财力,只管提钱花销,却不知道坊场运营,也需要钱财流转,东翁只要清楚这一点,虽然分给他们红利,却是固定份额的红利,经营上面不让他们插手就行。”

万俟咏得意的回答:“这点东翁早已想到了,那些人干拿红利,他们的股金从购买坊场的价格中扣除,官府只要少收点,就等于那帮马军出资了。

除此之外,日常经营由我们的家仆出面,账目由鳅栈的一赐乐业人监管,那群一赐乐业人并不会坏了自己的名声,让账目混乱的。“

万俟咏在那得意的解释,赵兴向着单锷说:“这恐怕是我们在扬州最大的活儿了,上面有蔡京压着,今年我们干不成别的,单先生今年且随我四处查看一下吧。”

单锷一拍肚子:“无需查看,我在附近转了三十年,扬州每一条枝杈我都知道,前几日我查看了县库,扬州虽富,县里却没几个钱,没钱,啥事也干不成,今年我们且小打小闹一下,我知道几条小河,稍稍疏浚一下,花不了几百贯,不如我们今年先试试手。”

赵兴叹息的说:“扬州这片繁华的地方,仅仅只有十万多户,你说人都到哪去了,以我看,现在春耕尚未开始,不如我们上书朝廷,从山东一带移民几万,单夫子挑一块地方。我们让百姓移囤,如何?”

单锷高兴的很:“如此。甚好。”

万俟咏听说。连忙又建议:“不能从山东一地移民,我听说秦凤路战火不断,其地百姓流离失所,但那里百姓经擅养马。养牛,也需从那里移民,大人可以把奏章写的婉转一点,令多路输送。这样才能尽快迁移足够的流民。”

“三万,三万就够了”,单锷兴奋的拍着膝盖,多年积累。如今正可以大展宏图,他兴奋的语不成句:“扬州户籍虽然只有十万,但城中百姓务工的,经商地,不下五六十万。如果移来与本地户籍相当的人口,恐怕会引起宗族冲突。

万俟兄刚才地想法好,从各地移送来百姓。依托这条大运河。人少则转运地快,大约三四个月三万人就能到齐。等他们耕作完毕,收获一季之后,明年投亲靠友的都来了,我们只管拓地就行了。“

赵兴继续说:“春耕稍晚点也不怕,这几年我在密州引种麻薯,这东西产量高,土地贫瘠也不怕,而且长的疯快,两三个月就有成熟的。只要百姓挨过了两三个月,他们就能落地生根……”

万俟咏也很兴奋,他原本以为做赵兴地幕僚只是处理一些杂务,没想到这一下子竟然要干这么大的事,这份奏章送到朝廷,今后别人问起谁经手的,他万俟咏岂不光彩了。

蔡京动作很快,没两天,他已经拿着一叠图纸来找赵兴,进到赵兴这院子,他又几乎忘了自己来的目地,只顾盯着院里的仆人,眼珠转个不停。

赵兴连声呼唤,总算把他的魂叫了回来,他看了看手中的图册,立刻注意力回到了正事上:“离人,你送我地那箱物件我可算好好研究了一番,先不说七级浮屠,说镜子吧,你箱中有几件玻璃镜,照人千毫毕露,一点不变型,我遍阅古书,从古文中找出一百余种古镜式样,此外,我亦琢磨出百余种新样,你瞧瞧,这是汉镜款式,龙凤镜、铜雀镜……这是晋代铜镜模样……;这是唐镜……

此外,我还找了一些金石图录,翻出各个时代匈奴、突厥、柔然鲜卑古镜模样,做了删改,别发籍枢,作出约五百种镜样,离人看看,这些镜子怎么样?中意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三国之秦皇后裔  让你的爱非诚勿扰  百年风流  催淫责的兄妹  八百万种死法  背叛  诱惑百发百中  一夜情人  单兵作战  幻世艳美录  闪婚:我闪了个亿万富豪  我的朋友很少但后宫很多  星之海洋  要亲!要爱!要做军官的心尖挚爱  弄潮(掌舵者)  明日方舟:我妈竟然是海嗣神?  漂流王  一个中专女生的非常日记  大劫将至,我赋予诸天永恒!  神豪返利系统,我靠花钱成为顶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