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战
武德三年(620)七月,仅仅休息了两个月后,秦王李世民就再次披挂上阵。
前方目标:洛阳。
如果说平定薛举是稳定唐朝的后方,平定刘武周是为了收复山西,那么洛阳一战,将是李唐王朝能否最终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此战的意义不言自明,胜者很可能会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当时的各种割据势力而统一中国,败者也许最多只能跑到山沟里打打游击了。
鉴于此战的重要性,李渊特命李世民带领七大行军总管,二十五位得力干将,共计十余万人东出潼关,直奔洛阳。
这是一场王者与枭雄之间的战争。洛阳,注定要成为一个生死场。
但是令李世民和王世充意想不到的是,双方首次碰面居然不是在洛阳,而是在一个很小的地方———慈涧(今洛阳市西)。
慈涧虽然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却是东都洛阳西部的一个重要据点,李世民和王世充在这里碰面,还要得益于王世充的冲冠一怒。
在前边我说过,李世民出征之前,双方就已经开始了一些武装冲突,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罗士信攻占慈涧。
罗士信本是王世充的手下,但是这位仁兄深受相保制度之害,所以投降了唐朝。由于他熟悉洛阳周围的地理环境,所以李渊让他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到洛阳的周围去打游击。
对于罗士信这个对手,王世充最初并没有在意,但是罗士信同志继承了“破坏之王”的光荣传统,在洛阳周围拼命地搞破坏,先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潜入洛阳外城的清化街,一把火把那里烧得一塌糊涂;然后攻占了青城堡(今洛阳西北),最后把慈涧围个水泄不通。
王世充派太子王玄应前去救援,没想到被罗士信一通猛打,大败而归。王玄应的大败,让王世充忽然觉得罗士信似乎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么长时间以来,罗士信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个劲地折腾,而且折腾得有模有样,令王世充很是气愤。
影响大大的坏啦!如果不彻底地剿灭这伙人,也许明天我的洛阳宫殿也会被他烧成灰。于是王世充决定亲自带领三万精兵,去会会这个曾经的老部下。王世充本来想去慈涧打狗,没想到这一次居然碰到了狗的主人。
当李世民即将到达慈涧时,忽然探听到洛阳方面有一股部队正在向慈涧赶来,直觉告诉他这股部队来者不善,如果冒进的话,可能会有遭到伏击的危险。于是他命令大军暂时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我们的李世民同志向来有个爱好,那就是喜欢做兼职工作,这一次他除了担任主帅之外,还兼职做了一把侦察敌情工作。主帅兼侦察兵,这是个很有趣的职务,同时也是个很危险的职务。侦察工作毕竟不是李世民的本职工作,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做得了主帅,未必能做侦察,所以李世民的侦察工作做得并不理想。
准确地说,是不及格。因为在他开展侦察敌情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人发现了他。这个人就是单雄信。单雄信的身份是猛将,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王世充的部将。
啥也别说了,开打!
在李世民的一生中,有很多次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中,这一仗算是其中的一次。毫不夸张地说,李世民差一点丧命,之所以最后能够安全地逃回来,是因为他用弓箭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场遭遇战令李世民很是狼狈,但是不管怎样,总算是逃了回来。
不要认为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一生都在荣华富贵中度过,事实上正是因为李世民有了这些经历,才为他日后创立伟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何况是经历了生与死的搏杀!
王世充虽然在这场遭遇战中占得先机,但他并不是白痴,他当然明白,李世民手中的十万大军绝不是来洛阳旅游的。
三万PK十万,基本等于自杀。
李世民!我在洛阳等着你。有种的!你就放马过来。
部署
洛阳周围的几个据点都属于易守难攻的类型。王世充的想法很简单,他认为只要守住这几个据点,拖住李世民的大军,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自己倾斜。因此,王世充摆出了一副防守的架势,而且将防守据点的任务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魏王王弘烈守襄阳(今湖北襄樊);荆王王行本守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西北);宋王王泰守怀州(今河南沁阳);王世充本人和其他几个儿子则在洛阳城外围布置了重兵把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晚清最后十八年4: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大结局) 李鸿章传 晚清最后十八年3: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 日俄战争敲响警钟 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吸血鬼骑士同人)Love Chronicle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养受之限时游戏[重生] 历史的镜子 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第2部 终于筑基了,尼玛他怎么就成仙了 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下一轮商品市场 吴晗论明史:全方位解读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晚清最后十八年2: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傅斯年说中国史 烟花那么凉 上行朝北 下行朝夜 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二版) 时代广场的蟋蟀 雪白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