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预见未来短剧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哈佛大学教授传高义(EzraVogel,1930~)曾在《日本第一》(JapanNumber1)这本书中写道,当时的美国深陷停滞性通膨,失业率接近二位数字,而日本工业竞争力优于美国,国民平均GNP已经超越美国,因此日本即将取代美国这世界霸主的地位。然而,这样的预言却是从来没有实现。日本在1990年的泡沫破灭事件之后陷入了失落的二十年,与美国的国力差距是愈拉愈远,当然这也让前述在美国大肆采购的企业蒙受了严重的亏损。

1989年,日本三菱地产公司收购了洛克菲勒中心,按当时1美元兑160日元的汇率计算,三菱的投资额为2188亿日元。但是,收购完成后,由于曼哈顿地产不景气,实际租金不到原先设想的一半水准,而此时日元则继续大幅度升值。经营不善又加上汇兑损失,1996年,三菱地产公司不得不宣布洛克菲勒中心专案失败,并以3。08亿美元的价格将它卖回给洛克菲勒集团,整起并购案损失超过10亿美元。

20年后,中国GDP超日赶美,而美国则深陷次贷风暴的泥淖。一时之间,“中国第一”的论点又重新成为全世界热门的话题,一般预料最快在2025年,迟至205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就会超越美国。美国皮尤公众与媒体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forthePeople&thePress)于2011年初所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目前全球的经济强权,而只有31%的人认为美国经济仍然走在世界前列。

如果我们只把目光放在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的这10年,或者次贷风暴后的这几年,我们很可能真的会认为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强权,毕竟以中国近年来的经济成长率来看,确实是远远地超越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然而我们只要将评估的时间拉长,把上一个挑战美国霸权的日本放进来一起作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场景又要再度上演。

1980年代的美国虽然在汽车工业上输给了日本,然而却在当时发展了电脑工业,诸如IBM、苹果、微软与戴尔都在当时陆续地加入了个人电脑市场的行列,这让美国的个人生产力再次往上升级,因而弥补了汽车工业衰颓的局面,而重掌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2010年之后的美国,IBM早在2004年就把个人电脑事业部门出售给中国联想集团,而台湾的电脑品牌如宏基与华硕也在近年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美国几乎已经没有自行生产电脑相关硬件设备的能力,甚至于连前一个世代的网络业者雅虎,也传出要被中国阿里巴巴收购的消息。然而现在的美国所发展的则是新一代的网络服务与软件,诸如亚马逊(Amazon)、脸书(Facebook)与苹果,等等,这些产业就有如1990年的电脑产业一样,将会在未来带领美国再度走出困境,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

许多人认为光是靠着网络产业的发展,真能带领整个美国的经济向前迈进吗?这样的思考方式基本上是落入了线性的思考陷阱。以我们在第一章所举的英国工业革命为例,科技发展的核心是蒸汽动力,这是人类首度以机械动力来取代人力、兽力或自然界的动能,这样的发展模式所受惠的并不仅仅是制造与销售蒸汽机的相关产业,当有了这样的动力来源之后,所有过去以人力和兽力为动力的产业,都能因为动力来源的转换而大幅增加生产的效率,例如纺纱机由人力与兽力改为蒸汽动力之后,就出现了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的状态,甚至于在英国所生产的棉布价格还远远地低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布出口国印度。

同样的现象也会发生在1980年电脑时代与现在的网络时代,当电脑行业兴起,传统的各项行业导入电脑系统之后,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与产值也会出现大幅度的提升。当网络时代兴起,云端运算成为市场上普遍利用的营运模式,成本的节省与效率的提升都能让这个经济体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一个国家拥有科技领导的地位,其所受惠的并非只有科技公司,而是整体国家经济实力与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有的时候,不需要放大镜,更不需要望远镜,其实只要看看后视镜,我们就能够知道未来会发生些什么事。

看不透未来,先看看过去吧(2)

相似却不相同的历史

虽然从过去的历史可以推断未来的趋势发展,然而如果出现了关键性的科技或观念上的更迭,那么看起来相似的历史则可能出现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举例来说,中国历代以来最强盛的几个朝代当属汉朝、唐朝与元朝,这些朝代在当时都可算得上是全世界的头号强权,西方世界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唐太宗贞观年间被西域各国尊为天可汗,意思是“天下总皇帝”,而元朝(1271~1368)的疆域更是扩及欧洲与北非地区,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然而到了明朝(1368~1644),甚至于清朝(1644~1911)以后,中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就开始出现了衰败。

这个时候的西方世界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西班牙帝国(1402~1521)在15世纪初因为获得美洲大陆的巨大利益而崛起,后续的荷兰帝国与大英帝国也都是崛起于海上的霸权,这些都与过去全世界的霸权始于陆上的传统,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性。而这中间最主要的差异就在于“地圆论”的兴起以及航海技术的发达所致。西方世界在确认地圆论以及航海技术的进步之后,他们不再需要经由陆路来完成贸易的行为,而更幸运的是,他们在大航海时代中发现了美洲大陆与其他殖民地丰富的资源,因而奠定了海上霸权的地位。。buuyu。

我们从中国历代首都的迁徙也可以认识到这样的趋势,汉朝的首都位于长安与洛阳、而唐朝定都长安、宋朝则是在开封,这些都属于内陆都市,显示当时的帝国所重视的是陆上的利益。长安曾是全世界第一个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巨型都市,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然而到了元朝、明朝与清朝,则开始向沿海地区转移,包括南京与北京都是相对离海岸较近的都市。而以侵略者来看,过去中国所遭遇的外患全都是来自于东北或西边的陆上强权,也因此才有了万里长城的兴建,然而到了清朝却开始出现八国联军、甲午战争等来自海上的侵略者。

从陆权时代到海权时代,全世界的局势出现了明显的转变,过去的陆上强权在现代似乎都只是二线的国家,除了前述的中国历代之外,包括在14世纪曾经叱咤一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9世纪的奥匈帝国都是如此。19世纪,美国的战略学家马汉(AlfredMahan,1840~1914),正式提出了“海权论”的观念,美国也一直沿着这样的思维前进。1898年美国发动美西战争,击败西班牙,控制了自己家门口的加勒比海,并在远东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关岛与夏威夷等战略要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而等到二战结束时,太平洋已经成了美国的内海;到了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拥有700多个军事基地,4个作战舰队,13个航母战斗群。

对照现在的世界局势,世界上90%的商业运输是通过海洋、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离海岸几百英里的地方、这颗星球有近34被水所覆盖、许多的天然资源蕴藏在海洋之中,控制海洋,确实是成为霸权的必须条件。

也因此,近代中国的崛起,被认为即将再度掀起中国的世代,包括周围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簇拥,都让中国重返汉唐盛世的说法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然而当我们了解现在世界的军事強权是奠定在海上的霸权,那么再对照中国与美国目前的海权布局,我们就会知道现在的中国崛起与过去的汉唐盛世只是很相似的历史,但并不会出现相同的结局。

然而,海权时代会不会成为这个世界的定律呢?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很有可能在数十年以后再度被打破,英国著名科学家兼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SirArthurCharlesclarke,1917~2008)在其1978年所完成的名作《天堂的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江湖一盏灯  超级人物  福布斯咒语(上)  今天你告白了吗?  亦云回忆  农家锦鲤小福宝  唐朝的黑夜:解读唐朝奇幻恐怖笔记《酉阳杂俎》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  自信的秘密  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  长征  唐朝的黑夜3  赝品  流血的仕途(上):李斯与秦帝国  我和替身渣攻恋爱后,白月光回来了  论美国的民主  唐朝的黑夜2:来自唐朝黑夜的诡幻和恐怖……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大结局)  龙傲天今天不开心[穿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